从“一粒砂”到“世界光伏之都”:滁州如何借长三角一体化“东风”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重要一极
元描述: 滁州,这座安徽东大门城市,依托“双圈叠加”优势,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以“新三样”产业为重点,打造光伏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电池等新质生产力,擦亮“亭满意”服务品牌,持续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,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。
引言:
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正加速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,也为区域内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作为安徽东大门的滁州,正积极把握这一重大机遇,依托“双圈叠加”优势,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以“新三样”产业为重点,打造光伏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电池等新质生产力,擦亮“亭满意”服务品牌,持续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,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。
滁州: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“黑马”
滁州,地处安徽东大门,紧邻江苏省会南京和安徽省会合肥,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。近年来,滁州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,全方位推动思想观念、体制机制、营商环境等与沪苏浙等高对接,主动靠上去、精准接上去、全力融进去,借东风、搭平台、促合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2012年,滁州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185位,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滁州已跃居全国百强,排名第89位,实现了从安徽全省“总量第一方阵、人均靠后”到“总量第三、人均前列”的历史性转变。这背后,正是滁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以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。
深入实施“制造强市”战略:打造新质生产力
滁州以“制造强市”战略为抓手,聚焦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,紧盯“新三样”,拼抢新赛道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光伏产业:从“一粒砂”到“千亿产业链”
滁州光伏产业的崛起,正是其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凤阳丰富的石英砂资源,为光伏玻璃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滁州光伏产业实现了从“一粒砂”到一条千亿产业链的嬗变。目前,滁州已建成光伏玻璃产能717万吨、光伏组件产能62.6GW、光伏电池片产能72GW,主要产品产能均占安徽全省一半左右,正朝着打造“世界光伏之都”目标全速奔跑。
动力电池产业:吸引行业巨头,打造产业集群
滁州同样在动力电池产业快速聚集发展。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力神电池、星恒电源等国内动力电池前20强企业纷纷在滁州布局。截至去年底,滁州全市动力电池产量10.61GWh,产量稳居全省前3位。
未来产业:布局氢能、低空经济、生命与健康等领域
滁州重视未来产业的布局培育,正瞄准“7+N”重点领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,加快氢能、低空经济、生命与健康等产业发展。目前,滁州氢气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,已掌握质子交换膜、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设计等核心技术;低空经济在建项目9个、总投资128亿元;生命健康产业拥有通用生物、环球基因、吐露港生物等行业上下游企业,并在基因治疗等方面创造了新的应用前景。
人才引进:打造“人才链”与“产业链”融合发展的典范
发展新质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和核心力量。滁州正全力落实“人才安徽行”部署,实施招才引智“十大举措”,启动实施新时代“满天星人才计划”,举办“星耀滁州·会客虹桥”“才聚满天星·筑梦新滁州”等系列活动,推动“人才链”与“产业链”深度融合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滁州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8336人,新引进大学生1.3万人、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0人,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53个,连续两年入选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。
擦亮“亭满意”服务品牌:打造优质营商环境
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、活力之源,是经济实力、综合竞争力、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体现。近年来,滁州正持续擦亮“亭满意”服务品牌,从“六破六立”入手,深化“双对标”,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、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、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、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。
“增值服务”:优化营商环境,让企业“舒心经营”
滁州出台了《滁州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总体方案》,对标学习沪苏浙先进经验,以优质服务让企业在滁州放心投资、安心发展、舒心经营。
“真金白银”扶持:帮助民营企业“爬坡过坎”
滁州建立起民营经济33条核心政策体系,设立1亿元民营经济(工业强市)专项资金,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转型难、融资难等问题。同时,全市深入实施工业稳增长助企解困、要素对接、政策落地、动能培育、提质增效“五大行动”,为企业解决问题,提供精准服务。
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:深化区域合作,共建共享
滁州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,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,收获了最大红利。近年来,滁州正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——以更大力度“走出去”、更大范围“请进来”,持续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。
打造跨区域合作平台: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
滁州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、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,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。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以来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3个、协议总投资960亿元。
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:打造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康养旅游目的地
滁州正全力打造长三角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康养旅游目的地。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5个,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总额超500亿元。加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联盟,努力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。
共建共享成果:改善民生福祉
滁州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医疗合作200余项、合作办学10所,长三角首所跨省办学高校—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成招生。112家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,实现县级跨省联网全覆盖。与上海嘉定区、苏州吴中区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协议,与南京市签订民政帮扶协议。“亭城通”市民卡与南京等全国110个城市实现联网互刷。
结语:
滁州以“干就干最好、当就当先进、争就争第一”的状态,全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,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。未来,滁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,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滁州如何依托“双圈叠加”优势?
滁州位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交汇处,享有“双圈叠加”的优势,可以借助两个都市圈的产业辐射和资源共享,加快自身发展。
2. 滁州如何打造“新三样”产业?
滁州聚焦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,紧盯“新三样”,即光伏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电池,并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链企业,打造产业集群。
3. 滁州如何提升营商环境?
滁州持续擦亮“亭满意”服务品牌,从“六破六立”入手,深化“双对标”,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、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等,优化营商环境,让企业安心发展、舒心经营。
4. 滁州如何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?
滁州以更大力度“走出去”、更大范围“请进来”,持续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,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,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,打造跨区域合作平台。
5. 滁州如何改善民生福祉?
滁州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医疗合作、合作办学,改善交通出行,实现异地就医等,改善民生福祉,提升居民生活水平。
6. 滁州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?
滁州的目标是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,持续扩大长三角“朋友圈”,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